文 / 宋保國
2013年10月,父親在公園里散步
今年1月26日10時,正在辦公室緊張忙碌的工作中,突然接到400公里外姐姐的來電:“弟弟,你能請個假回來嗎?父親昏迷了!”我的心猛地一顫,雖然姐姐沒有明說,但我料到事情不妙。因為沒有極特殊情況,父親和母親是從來不會打擾兩個兒子工作的。
緊接著,表弟又打來電話:“哥,請假了嗎?”我更加有種不祥的預感,強裝鎮定地問:“我父親到底怎么啦,需要接到北京治療嗎?”表弟緩緩地說:“特別突然,姑父吃早餐時還好好的,現在已經沒了。”剎那間,我頓覺天昏地暗,胸口像針刺刀割了一般,“快送醫院搶救啊!”此時,我的內心深處,仍抱有最后一絲希望。
在單位領導的關心下,我很快辦完了請假手續,與哥哥一起緊急往回趕。行駛在高速公路上,我感到整個天空和路面一樣,全是灰灰的,心中悲痛地想:“還有半月就能陪您老人家一起過年了,為何就不等著兒子呢?”眼淚禁不住奔涌而出。父親的歷歷往事,以及多年來養育我、呵護我、深愛我、溫暖我的一景景、一幕幕,不斷浮現在眼前……
貧不移志,勤奮自強
小時候,經常聽母親講,父親出生在抗戰時期,不到2歲爺爺就去世了,家中一貧如洗,奶奶只好帶著父親和三個伯父四處逃荒。5年后,大伯父參軍去了延安,17歲就當上了副連長,不幸的是,在與日本鬼子的一次正面交鋒中,因寡不敵眾慘遭殺害、捐軀沙場。作為光榮烈屬,全家得到黨的政治關懷和一些物質救濟,父親因此才有了機會和條件去上學讀書。
2015年,民政部門新更換的烈士證明書(大伯父宋殿琴17歲任副連長時不幸壯烈犧牲)
聽二伯父講,父親從小勤奮刻苦,即使在春節期間也不忘抓緊學習。每年大年初一,各家各戶都會敞開大門,互相串門拜年,由于父親年幼,常常被留下看家,不過父親總會主動地在煤油燈下看書。父親的好學上進,在鄰里鄉間傳為美談。正因這種堅持不懈的努力,他一直保持著優異的成績,長期擔任班長、團支書等學生骨干,并連續被保送入學,成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。
父親畢業后,志愿回到家鄉投身教育事業,先后在4所學校連續任教37年。聽父親的同事和我的老師們講,他無論是擔任班主任,還是任課老師,無論是從事理科教學,還是文科教學,都特別認真負責。每一次為學生上課,他都會精心備課、耐心講解,真切地去關心每一個孩子。因工作踏實、勤勉敬業,父親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,并榮獲同年代全縣中學唯一的中教高級職稱。2016年9月,作為從事鄉村教育積極貢獻者,父親還受到國家教育部和人社部聯合表彰。
2016年9月,國家教育部和人社部給父親頒發的榮譽證書
父親的學習成長經歷,一直在激勵著我、引導著我。他的堅韌、勤奮、刻苦,給了我學習的動力、進取的目標和堅定的自信,為我勇于攀登、奮發向上、挑戰自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。
強健有力,不辭辛勞
父親1.72米的個頭,身材適中,皮膚白皙,文質彬彬,在外人眼里是個典型的教書先生。但實際上,父親飯量很大,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。上中學時,他曾是投擲運動健將,還經常舉著自行車游泳過河。在我的記憶中,有幾件令人敬佩和感動的事,至今難忘。
2012年3月,父親和母親在梅蘭芳大劇院
1981年,我上小學3年級時,家中5口人擠在一個20多平米的小屋子里。村委會統一打分排隊,分給我們一塊270平米的大洼地作為新宅基地。為了供我們讀書和攢錢蓋房,父親舍不得雇拖拉機或推土機,他常常利用中午、晚上和節假日,用小推車從很遠的地方挖土推過來。如此的辛苦勞作,連續了近3年時間,父親從來都是寒暑不停、風雨無阻。冬天里,棉襖被汗水濕透,下雨天,雨衣被大風吹落,酷夏時,皮膚被曬得黝黑。就這樣一點一滴、積土成山,父親不知爬過了多少坡坎、流下了多少血汗。1984年,我上初中時,全家終于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。在我心目中,這座新宅子,永遠凝結著父親無限的愛。
我還記得1986年有一個周末,父親借了舅舅家的耕牛,帶我一起去犁家里承包的責任田。因這牛經常牴人,父親和我格外小心。沒想到,路邊有人放鞭炮,還是把牛驚了。一瞬間,牛像發了瘋似的,瞪著眼、低著頭、挺著尖尖的牛角向我們頂來,“快閃開!”父親一邊喊著、一邊伸出雙手,敏捷地抓住兩只牛角,但這蠻牛沖勁太大,把父親牴倒在地,并拖出2、3米遠,緊接著,牛頭一昂,竟把父親挑了起來!我當時站在一旁,被嚇得手足無措,只見父親緊緊握著牛角,像扎了根一樣穩穩地定在了地上,蠻牛上下左右擺動了幾下腦袋,漸漸平靜下來。這時,父親大聲喊:“快牽住韁繩就沒事了!”這件事,讓我對父親更是敬愛有加。
2012年11月,哥哥陪父親在人民大會堂
2013年,父親已經76歲了。當時,我們一起住在北京萬壽路的公寓房里。一次下雨天,我不經意說了一句:“樓下的車位總是積水。” 誰知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。第二天開車回來時,我發現車位路面被墊得平平整整,周圍掃得干干凈凈。當我知道是父親用編織袋,從遠處背了30多趟沙土才填平車位時,不禁熱淚盈眶。我心疼地說:“您這么大年紀了,就別再干這體力活了!”父親笑著說:“閑著也是閑著,不填平的話,車不好停。”我聽后如鯁在喉,真心地希望他老人家永遠健康、永遠年輕。
循循善教,嚴愛有加
小時候,我跟著父親的時候居多,喜歡看他帶回的新書,喜歡聽他講述的故事。從小到大,父親很少批評我,在他眼中,我始終是他的驕傲。但我相信,作為高級教師,父親深諳教育之道。
上中學時,父親不止一次對我講:“我工資不高,只夠家里吃飯和你們3個上學用,我不偏不倚,保證把你們3個都培養到高中畢業,以后成家立業的事就靠你們自己了。”我深深懂得,這是父親教導我們要及早學會自食其力,他不希望子女成為不圖上進、不勞而獲的廢物。
有一次期末,我沒考好,擔心父親不高興,內心十分自責。沒想到,他非常理解我,安慰說:“不要緊,這次考得不好,看下一次的,只要你努力就夠了。”父親還經常把我和哥哥、姐姐叫到一起,比比誰課文背得快、算數算得準,以此來活躍家庭學習氛圍、增強共同學習的樂趣。
高考時,我由于偏科,以幾分之差名落孫山。校長和班主任都覺得我基礎好,勸我再復讀一年,但我決定像哥哥一樣參軍入伍。母親舍不得倆兒子都遠離家鄉,只有父親支持我的選擇,并鼓勵我“好男兒,志在四方”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狀元”。
2014年5月,父親在北京萬壽路28號院
父親的悉心教誨,以及高考失利的深刻教訓,讓我懂得靠自身努力和自我約束改變命運的道理。到軍營后,我不敢再有絲毫的放松和懈怠:參加全軍統考,以高分考取軍校,畢業時被評為優等生;參加參謀比武和授課競賽,6次榮獲第一名;參加綜合評定和現場答辯,被評為“三杯”優秀參謀人才;參加支援北京奧運,被奧組委授予“奧運會先進個人”;執行援非抗埃任務,被國家7部委授予“埃博拉疫情防控先進個人”榮譽稱號,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。曾榮立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4次。
當我小有成績時,父親會提醒我“戒驕戒躁,成績只能代表過去”;當我遇到困難時,父親會叮囑我“不能退縮,要咬定青山不放松”;當我彷徨不前時,父親會鼓勵我“相信自己,信心比黃金更重要”;當我患得患失時,父親會告誡我“保持平常心,淡泊以明志”……
在父親的教導下,我和哥哥、姐姐都有一份非常滿意的工作。同時,他還影響著第三代,目前已培養出1個博士、1個碩士和2個大學生,這也是父親一生引以為傲的“成績單”。
寬厚仁和,樂觀通達
父親的老實和善良在全縣是出了名的,從不與人爭名利、論短長。即使在家中,也從來看不到父親與母親因瑣事吵嘴或爭辯。
我和哥哥、姐姐上初中時,都是父親的學生。我們一致認為,他在生活中的少言寡語,與在課堂上的精彩授課判若兩人。我們都覺得,父親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脾氣好,臉上總是掛著微笑。這微笑發自于他的內心,透著慈愛、真誠、寬容、厚道、智慧、謙遜與善良。我正是在父親的這種涵養熏陶下不斷成長的。
記得小時候,我很愛吃西瓜,父親能一次買上20多個回來。切開一個,我說不好吃,父親就切開另一個,我說還不好吃,父親就再切開一個……至今想起來,看到我滿意時父親那微笑的樣子,就感到從嘴里甜到心里。
參軍30年,我回家探親若干次,每次父親都在村口或小區大門,這最容易接到我的地方等候我。每次第一眼看到父親,最暖心的都是他那充滿慈愛、至真至善的微笑。即使近幾年,父親因患腦梗塞等老年病,動作明顯遲緩,記憶力有所減退,但每次見到我,都會由內而外地展露他的喜悅。
2014年國慶,父親和我們一起參觀書畫展
這次回家卻不同了,我再也見不到父親的等候和那暖心的微笑了!追憶父親最近一次的音容笑貌,只能定格在上次幫父親洗澡、剪趾甲時,他老人家異常開心的樣子。萬萬沒有料到,那次竟是與父親的最后訣別!想起這些,我就感到無比錐心和刺骨!
天色漸漸暗下來,北風呼嘯而過。我和哥哥回到家,站在父親的靈柩前,悲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。我很想打開冰棺看看父親,被母親和親友們阻止了。深夜里,我和哥哥聊起父親,都覺得他是一個吃過大苦、心有大愛、身行大善、收獲大福之人。
慎終不忘先父志,追遠當存孝子心!雖然父親走了,但他在我們心中的榜樣作用、健康形象、殷殷囑托、溫暖親情,積攢匯聚成了一股超乎尋常、勢不可擋的澎湃力量。這種特別的力量,早已滲透到我們生命中來,將會伴隨我們走過一生并不斷傳承弘揚,以砥礪更多后輩勇敢面對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困難與挑戰。
綠訊網(綠色經濟資訊網)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綠訊網(綠色經濟資訊網))” 的作品,均來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:總網電話: 13241999108(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)電話:13241999108 郵箱:1776908900@qq.com 如未與綠訊網(綠色經濟資訊網)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,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,并不能給予答復、解決。
相關閱讀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