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保行業2017年報及2018Q1總結:水環境治理與固廢運營業績表現最優
環保行業整體成長加速,估值水平合理
從整體上看,2017年環保板塊延續了過去兩年業績高增長的趨勢,我們統計了74家環保上市企業業績情況,2017年環保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336.77億元,同比增長25.35%;實現歸母凈利潤276.84億元,同比增長26.06%;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51.20億元,同比增長30.44%。2018年一季度,行業實現收入500.04億元,同比增長17.96%;實現歸母凈利潤48.47億元,同比增長2.29%;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43.89億元,同比增長3.75%。
從估值水平來看,以2018年4月27日收盤價作為測算標準,全部A股2017年業績對應的PE水平為17.3倍,環保板塊PE為26.9倍,處于所有板塊的平均水平。結合環保板塊的業績高增長趨勢,我們認為環保板塊的估值屬于比較合理的水平。
分各個細分板塊看,水環境治理、監測、再生資源等實現了較高的業績增速,行業景氣度較高,而傳統的大氣治理、節能板塊增速較低。同時,公司的兩極分化也日益明顯,競爭力較強的板塊龍頭,尤其是所處行業景氣度較高的龍頭企業,收入和利潤增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。
1. 大氣治理
大氣治理板塊2017年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.73%和16.95%;2018年Q1收入增速9.24%,凈利潤增速-3.65%。行業整體的利潤體量較2016年有所好轉主要是由于科融環境和龍源技術業績扭虧為盈所致(科融環境和龍源技術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-1.32和1.64億元),但合計利潤體量占到大氣治理板塊近9成的龍凈環保和清新環境的利潤增速卻相對有限,低于其他板塊的龍頭公司,其中龍凈環保的利潤增速為9.10%,而清新環境則同比下滑12.44%。大氣治理板塊由于費用率增加,凈利率已降至5.33%。行業資產負債率也基本保持在57%左右。應收賬款方面,由于大部分大氣治理項目開始進入運營階段,所以行業整體應收賬款增速開始放緩,2017年增速約為11%。
2. 固廢、再生資源、土壤修復
傳統固廢:由于盛運環保2017年出現重大的業績變化(2016年歸母凈利潤為1.19億,2017年虧損13.18億),在統計傳統固廢處置板塊時剔除了盛運環保的影響。因此傳統固廢處置板塊2017年的收入和利潤增速分別為27.95%和15.53%。收入增速為最近三年最高,主要得益于環衛、危廢等業務的收入占比的提升,而凈利潤增速低于營業收入的增速主要是因為環衛業務增長的初期,項目的毛利率相對有限。從利潤水平看,傳統固廢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30%左右,但由于運營、銷售和財務費用的增加,導致行業的凈利率水平呈現下滑趨勢,2017年凈利率為13.78%。行業資產負債率基本保持55%左右。應收賬款方面,由于每年仍有垃圾焚燒工程以BOT模式進入開工建設期,所以行業的應收賬款增速上升,2017年增速達到42.13%。
從個股看,偉明環保受益于永強二期項目投產,2017年實現歸母凈利潤5.07億元,同比增長54.27%。我們認為固廢領域近兩年垃圾焚燒項目數量在不斷增加,隨著項目陸續進入運營期、以及環衛等輕資產高質量的產業鏈環節打通,固廢項目整體的運營效率以及利潤水平將有所提升,因此未來幾年固廢行業的業績有望呈現逐步增長的態勢。
土壤修復:由于全國土壤污染普查尚未結束,且“十三五”前中期的環保治理重點在煙氣治理和水環境綜合治理,因此2017年土壤修復行業新增訂單較少,土壤修復板塊2017年的收入和利潤增速分別為13.98%和12.57%,明顯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。由于拓展了PPP的業務,行業資產負債率呈現上升趨勢,2017年資產負債率為57.94%,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近3個百分點。
再生資源:再生資源板塊2017年收入增速為41.37%,歸母凈利潤增速達到100.33%。個股層面,受益于鈷金屬的漲價,格林美的業績實現快速增長;而中再資環的增長則主要來自于拆解量的增長和清理庫存。
3. 水環境治理與水務運營
傳統水務運營:傳統水務2017年和2018Q1實現收入增速分別為15.19%和20.89%,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3.92%和-13.14%。由于受到增值稅政策調整的影響,傳統水務板塊2016年業績為負增長,但2017年以后增值稅對于行業的影響基本消除,行業回到20%左右的利潤增速水平。個股方面,重慶水務由于污水處理業務增值稅及附加稅費、污水處理業務增值稅即征即退、收到實際承擔污水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的補助等事項影響,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93.51%至20.67億元。
水環境治理:水環境治理是環保中涉及PPP影響最大的細分領域,2017年在PPP項目管理庫持續擴容的大背景下,水環境治理相關的上市公司實現了訂單大幅增長,并有效地轉化成了公司的收入。同時2017年下半年以來財政部限制地方債務和規范PPP的相關政策法規對環保類PPP項目的影響相對有限,因此2018Q1延續了行業的高景氣度。水環境治理板塊2017年收入增速48.03%,歸母凈利潤增速40.54%;2018年Q1收入增速61.92%,歸母凈利潤增速0.13%。板塊的利潤水平基本保持穩定,毛利率30%左右,受財務費用增長影響,凈利率降至13.84%。由于水環境治理類PPP項目對企業的資金能力要求較高,行業融資需求加大,2017年板塊的資產負債率由上一年的48.06%增長到55.69%。2017年應收賬款增速為26.99%,略高于其他環保板塊。
從個股看,由于PPP項目體量較大,對企業的技術、資質、融資水平等各方面要求都比較高,因此行業內龍頭企業如東方園林(2017年業績增速68.13%)、碧水源(2017年業績增速35.95%)等的技術與資金優勢更大,在PPP的競爭中更容易獲取訂單,并實現業務規模體量的快速成長。同時博世科(2017年業績增速134.06%)憑借區位優勢在2017年收獲超70億訂單。
4. 監測
受益于全國范圍內的環保督查帶動新的監測需求,監測板塊維持較高的行業景氣度。2017年收入同比增長38.45%,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3.58%。受銷售費用、財務費用增加影響,凈利率略下滑至10.87%。由于監測企業基本通過外延并購來拓展產品和業務范圍,所以融資需求逐漸增加,行業的資產負債率由2016年的39.04%略上升到2017年的41.55%。
監測板塊個股中不乏高成長企業。2017年,先河環保由于網格化監測訂單增長實現了78.68%的業績增長,天瑞儀器、理工環科受并表因素影響,利潤增速均超過了80%。
5. 節能
節能版塊2017年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5.35%和13.61%;2018Q1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下滑10.32%和16.31%。板塊的利潤水平呈下降趨勢,2015年、2016年、2017年毛利率分別為22.52%、21.38%、19.55%;凈利潤分別為9.16%、8.22%、8.10%。由于節能項目普遍投資體量較大,板塊的資產負債率基本維持在58%-60%,屬于環保細分領域中較高的水平。受神霧環保和神霧節能業績下滑影響,2018Q1節能版塊整體收入和利潤大幅下滑。
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
綜合來看,環保個股的分化日益顯著。由于項目PPP化趨勢明顯,各個子領域的龍頭公司在技術、產業鏈布局、系統集成和融資能力等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,市場集中度大幅提升。同時PPP項目的重資產屬性,導致公司資本開支壓力上升,規模較小的公司實現高增長難度變大。
從估值和成長性的角度看,我們認為環保板塊已經具備吸引力:2017年26.9倍的估值已經處于歷史低位,對應20%以上的行業增速。
建議關注估值較低、增速較高的各個細分板塊的龍頭公司,水環境治理建議關注碧水源和博世科;固廢處理建議關注上海環境、偉明環保、瀚藍環境、格林美。
風險提示外延并購風險:環保上市公司通過外延并購拓展其他領域,若并購標的業績不達預期,產生的資產減值將使得公司的業績可能低于預期;
PPP項目建設低于預期:PPP項目從創立到落地建設需要經過前期論證、準備、招投標、融資、采購等環節,尤其需要對項目的經濟型、當地政府財政情況、項目后期考核等細節進行反復討論和修訂,因此存在項目落地進度低于預期風險。